“双一流”大学生考研却瞄准“双非”高校:“逆向考研”为哪般?-热资讯
半月谈|作者田中全万芃琦临近考研,广大考生正奋力苦战,只求顺利“上岸”。然而,向来是“人往高处走”的考研,近年来却出现了一个备受争议的
半月谈 | 作者 田中全 万芃琦
(相关资料图)
临近考研,广大考生正奋力苦战,只求顺利“上岸”。然而,向来是“人往高处走”的考研,近年来却出现了一个备受争议的现象——“逆向考研”。半月谈记者发现,越来越多的考生从一般认知中排名更高、口碑更好的“双一流”院校,考向综合评价稍弱的“双非”院校读研。
“逆向考研”或成趋势
武汉科技大学不久前公布的该校2022级研究生招生数据显示,2022级硕士研究生新生总数3188名,来自“双一流”高校的新生有64所高校的159人,分布于18个学院。其中,8名第一志愿报考武汉科技大学的新生分别来自同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重庆大学、中山大学等高校。
此外,深圳大学数据显示,该校2022年共录取硕士生5006人,“双一流”高校生源占比达到41%,不乏来自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和南京大学等名校的学生。昆明理工大学2022级硕士研究生新生中,有92人来自北京大学、山东大学、中山大学、中南大学等。上海应用技术大学2022级硕士研究生新生中,14人来自“985工程”院校,48人来自“211工程”院校,共占比5.8%。
大学生备战考研
半月谈记者采访了解到,不少就读于上海、武汉等地,正在备考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双一流”高校大学生,将目标定在普通高校。他们均表示,“逆向考研”现象在考研群体中普遍存在,甚至成了一种趋势。
多种因素导致
半月谈记者调查发现,“逆向考研”多是考生经过对考研形势、专业学科、地域、家庭等多方因素深思熟虑后,做出的选择。
——考研人数持续增多,“逆向考研”确保“上岸”。数据显示,近年来,考研人数呈现逐年递增趋势:2020年考研人数为341万,2021年为377万,2022年为457万,有预测称2023年考研人数将突破520万。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田友谊表示,不少“双一流”高校的强势热门专业,如计算机、金融等已经成为保研和考研的“角斗场”。因此选择“双非”是一种降低考研成本、提高上岸率的战术。这种低风险、高性价比的选择,并不会抹去他们的本科名校背景。镀金不成,“镀银”也是不错的选择。
——优先考虑特色学科,“双非”院校更具优势。多位受访专家及考生表示,不少“双非”院校在某些专业学科上具有较强的优势,一些“双一流”高校考生考虑发展前景,主动选择“双非”院校优势学科。
从“双一流”高校本科毕业的武汉科技大学2022级研究生新生王正告诉半月谈记者,武汉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专业是该校强势专业,且该校环境保护矿冶资源利用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科研实力雄厚,承接多项重大学术课题,于是选择来该校读研。
“对我而言,目标院校的专业科研实力比学校名气更重要。”王正说,尽管“双一流”高校具有较强的光环效应,但得益于高等院校特色专业发展,“双非”高校在一些细分专业学科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学子紧张备考
田友谊也表示,一流大学不代表所有学科和专业都是一流,一些“双非”高校在某一学科或专业上实力卓群。以教育学为例,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上海师范大学获得了B+的评级,远高于部分“双一流”高校。
——地理、家庭等因素致使考生“逆向考研”。不少考生根据自身情况,报考时更多考虑地域、家庭等因素。例如,部分考生希望到经济较发达的地区读书就业,部分则倾向于离家更近一些。
此外,部分“双非”院校为提升生源质量,加大对报考本校的“双一流”高校考生的奖励力度,也吸引了部分考生“逆向考研”;另有部分“双一流”高校考生初试成绩不理想,又因读研心切,被迫调剂至“双非”院校;还有少许“双一流”高校考生,因为不愿走出“象牙塔”,选择相对容易考的“双非”高校。
应强调能力而不是学校
部分声音认为“逆向考研”是自甘堕落的行为,但不少考生表示“自己觉得值就行”。“‘逆向考研’是换一个途径奔向自己的目标。”
有关专家表示,选择“双非”高校的考生,客观上分离了就读学校与个人能力之间的关联,有助于打破唯名校论。且“双一流”高校与“双非”高校之间的流动会带来一定的积极影响,院校之间的双向交流会促进新思想、新观点的流动,对学术创新具有积极作用。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副教授王传毅表示,不同类型的高校,定位不同、特色不同、优势不同,应该摘掉“有色眼镜”看待这一现象。
此外,部分网络媒体和考研机构为吸引眼球,故意放大和隐藏部分事实,过度解读“逆向考研”行为,借机造势、贩卖焦虑,获取利益。
田友谊认为,不全面、客观地看待“逆向考研”,会给大学贴身份标签,不仅加剧唯学历、唯名校评价导向,还影响学校之间的平等竞争,对“双非”高校的招生工作造成负面影响。应该引导学生以提升能力而不是提升学历进行个人学业发展规划。
王传毅认为,在研究生教育阶段,个人志趣与专业的适配性和导师指导的有效性是决定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其重要性远超过所谓的学校排名。此外,经管等热门学科目前考研竞争激烈,但涉及国家重大战略的高精尖缺学科却时常遇冷,导致冷门绝学难有传承。广大考生应重视报考的专业和导师,并将个人学业融于民族复兴大业之中,才能使个人成长、国家受益。
关键词:
半月谈|作者田中全万芃琦临近考研,广大考生正奋力苦战,只求顺利“上岸”。然而,向来是“人往高处走”的考研,近年来却出现了一个备受争议的
2022年12月 乳品四厂完成成品库改造 为消除安全隐患,在公司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从2022年8月开始,乳品四厂对原有成品库进行改造。
早盘港股大盘高开,恒生指数涨近2%,科技股纷纷跟涨,恒生科技指数涨近3%,汽车、互动媒体与服务等板块涨幅靠前,恒生科技指数ETF(159742)涨
加入PolkaWorld社区,共建Web3 0!钱包是区块链生态的入口,一个好用的钱包可以让人你轻松地管理自己的资产,并与生态中的项目交互。在“波卡生
在我做的BDF框架中,业务建模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能力之一。因为有了建模能力,就可以提供面向于不同目标用户的可解释能力了。这种可解释能力可
通润装备(002150)12月21日在投资者关系平台上答复了投资者关心的问题。投资者:请问截止12月20日股东数有多少?通润装备董秘:截止12月20日,公司股东
“刷单返利”“高薪兼职”“免费福利”……骗子有千层套路,年轻人该如何应对?2022年6月起,我们深入十余个城市大学校园发布超千份问卷,针对
昨天谈到“短期仍有继续走弱要求;如果近2天保持低位弱势震荡,后天即周三左右有望出现日线下跌低点,周四或周五有望重新展开反弹“大盘今天小
广州日报消息,据海关统计,2022年1-11月,广东省外贸进出口7 56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增长1 3%,占同期我国进出口总值的19 7%。其中,出口
漱玉平民(301017)12月19日公开信息显示,股东李文杰向深圳市深担增信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合计质押790 0万股,占总股本1 95%。质押详情见下表:截止本公
截至2022年12月19日收盘,雅葆轩(870357)报收于12 3元,下跌3 45%,换手率1 82%,成交量0 28万手,成交额344 83万元。12月19
同花顺数据中心显示,特发信息12月16日获融资买入1037 16万元,占当日买入金额的21 11%,当前融资余额2 12亿元,占流通市值的3 56%,低于历史2
10月16日上午10时,魏都区领导李朝锋、何长成、何东亚、申健民、杜晓辉等以及魏都区委办公室部分党员干部集中收看党的二十大开幕会盛况,共同
哈登:下半场球一直没有回到我手上未来会留在76人,哈登,76人队,道格·里弗斯,热火队,西蒙斯,恩比德
编辑 BB早上起来,打开直播间跟着英语主播背单词开启考研党的一天;疫情宅家,伴随《本草纲目》也能跳得痛快;街头巷尾的小餐馆传出饭菜香味,
acca含金量很高,ACCA课程注重培养学生在复杂条件下的分析能力和决策判断能力。ACCA会员资格在国际上得到社会广泛认可,拥有acca证书对于就业
截至2022年12月16日收盘,ST龙净(600388)报收于14 02元,较上周的14 1元下跌0 57%。本周,ST龙净12月13日盘中最高价报14 74元。12月12日盘中
东南网架(002135)12月16日在投资者关系平台上答复了投资者关心的问题。投资者:请问一下,12月15日股东人数?东南网架董秘:尊敬的投资者,您好
现实的弱不应被债市忽视
“真的是太感谢你们了,要不是你们贴心指导,我和家人的医保不可能这么顺利就缴纳成功。”2022年11月7日,郏县市民张女士焦急地打电话求助郏县
2022年12月15日,易方达沪深300ETF发起式(510310)发布公告,增聘庞亚平为基金经理,任职日期自2022年12月15日起,变更后易方达沪深300ETF发
今年以来,基金公司继续保持了高涨的调研热情。数据显示,截至12月13日,900余家基金公司(包括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下同)参与调研近2200家上
哪儿都没有。大约一公里的路程。虽然我不确定你在附近哪里,但是是免费的。30元 金德盛俱乐部钓场的钓点可选。以前去植物园钓鱼,鱼吃了鱼钩。
截至2022年12月13日收盘,人福医药(600079)报收于23 2元,下跌2 68%,换手率1 36%,成交量19 86万手,成交额4 62亿元。
格隆汇12月13日丨和远气体公布,公司于2022年12月13日收到持股5%以上股东交投佰仕德《关于股份减持计划时间过半股份减持情况的告知函》,获悉
Copyright 2015-2022 每日酒业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浙ICP备2022016517号-15 联系邮箱:5 146 761 13 @qq.com